0%

点击查看具体内容

跳过

强化水污治理 加强生态保护

近年来,黄河上游水源涵养能力稳定提升,中游黄土高原蓄水保土能力显著增强,下游河口湿地面积逐年回升。但当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依旧脆弱,生态破坏现象仍然多发,部分区域面临水污染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山洪沟道治理难等问题。解好这道题,需要“治理+修复”全力全开。

上游:
水源涵养能力提升,“稳住”成果压力大

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但上中下游仍然存在差异。这是卫星拍摄的黄河源头姊妹湖。黄河上游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快实施,上游水源涵养能力稳定提升,但保护任重道远。以甘南地区为例,灌草结合建植、牛羊粪便改良土壤、植树造林、退牧还草、草原鼠害综合治理等方式治理成效显著。但该州草原退化面积达2313万亩,还需逐步修复,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成果巩固压力大,既要确保“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还要促进农民脱贫致富。

中游:
蓄水保土能力增强,创造治沙奇迹

中游黄土高原蓄水保土能力显著增强,实现了“人进沙退”的治沙奇迹。库布其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曾被认为是不可治理的“死亡之海”。草方格沙障,“水气种植法”,凌汛水滋润沙漠……在这些治沙扶贫的“中国方案”引导下,库布其沙漠治理面积达900多万亩,植被覆盖率达到53%,成为全世界唯一一座被成功综合治理的沙漠,创造出世界荒漠化治理的一大奇迹。

中游:
水土流失、支流污染治理是重中之重

中游水土流失治理仍是重中之重,汾河等支流污染问题亟待解决。黄河干流流经晋陕峡谷,区内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69%,年输沙量约占黄河总输沙量的60%,水土流失需进一步治理。此外,部分支流污染问题突出。工业、城镇生活、农业废水多,污染排放量大,协同治理能力不强等问题待有效解决。期待未来从体制机制上建立起全流域的大保护机制,推动全流域治理,系统性地指导黄河生态资源开发与保护,并对黄河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等工程给予更多支持,减少推行阻力。

视频为 3D 还原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镰刀湾镇黄土变绿地的过程。

思客问答:我们怎样为黄土高原“疗伤”?
下游:
滩区再造+河口湿地管理机构权责待厘清

下游河口湿地面积逐年回升,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河南、山东的滩区人伴随着迁建规划的实施迎来了新生活的“大改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接下来,各类管理机构有待进一步整合,使日常管理、综合执法、经营监管等政出一门,实现黄河下游的长治久安,保障黄河生态健康。

我们的母亲河

从源头青海到入海口山东,5464公里的黄河流经9个省区,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经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五大沙漠湿地,浩浩汤汤,东流入海,滋养了华夏大地,哺育着中华儿女。黄河流域是我国3000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构成了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还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党领导人民开创了治黄事业新篇章,创造了黄河岁岁安澜的历史奇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被写入国家重大战略,古老的黄河流入新时代。

向右滑动
黄河新治

黄河一直体弱多病,水患频繁。“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为黄河“看病”,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要推动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转变。做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大文章,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黄河之水要奔腾不息,黄河文化的血脉也要永久延续。

抓水沙调节 保长治久安

黄河善淤、善决、善徙,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近年来,黄河流域治理成效显著,伏秋大汛岁岁安澜,黄河已实现连续20年不断流。但洪水风险依然是流域最大的威胁,下游滩区仍有近百万人生活在洪水威胁中。要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确保大堤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

历史:
26次改道,1500多次决溢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几千年来,这条桀骜不驯的大河既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曾肆虐八方、祸害生灵。从先秦到解放前的2500多年间,黄河下游共决溢1500多次,改道26次,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

历史:
黄河治理

从大禹治水到明代潘季驯“束水攻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患作斗争,甚至寄望于河神祭祀、镇河神兽。但长期以来,受生产力水平、社会制度、人为破坏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黄河屡治屡决的局面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观,黄河沿岸人民的美好愿望一直难以实现。

治理难点:
水沙异源

黄河泥沙来源比较集中,且具有“水沙异源”的特点。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年均输沙量约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堆成一米宽一米高的土墙,足以绕地球27圈。甘肃兰州以上河段提供了近六成的来水,而从上中游的分界点内蒙古河口镇,到河南三门峡河段,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这导致了下游水少沙多。黄河来沙主要集中在汛期,7-9月干流沙量占全年沙量的80%左右,而支流接近100%。

治理难点:
地上悬河

“人在河底走,抬头见帆船。”黄河沿岸有不少这样的“地上悬河”。在河南开封,黄河比城市地平面高出10几米,大堤夹护着黄河“从头顶穿过”,形成了独特的“地上悬河”。据统计,在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桃花峪以下近800公里河道中,大部分是“地上河”。黄河下游“地上悬河”长达800公里;上游宁蒙河段淤积形成新悬河,其中河段最高处高于地面20米;还有299公里游荡性河段河势未完全控制,危及大堤安全。

治理路径:
水电站调节水沙关系

在黄河流域,水电站承担的可不仅是蓄水池和发电站的作用,它们可是黄河水沙调节重要的“阀门”,在当地电网的调峰、调频和防洪、防凌、灌溉、缓解断流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延伸阅读:刘家峡水库工作原理

黄河流域水电站分布

龙羊峡水电站

龙羊峡水电站是黄河上游龙青段规划中的第一座大型梯级水电站。该工程于1976年1月开工建设,1987年首台机组投产发电,其中2号机组投产发电标志着中国电力装机突破一亿千瓦,1989年6月四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是西北电网的主力电厂,承担着主要调频、调峰厂任务。电站单机容量32万千瓦,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60亿千瓦时,库容247亿立方米,是黄河上库容最大、调节性能优良的多年调节水库。

X
治理路径:
“死库容”蓄清排浑

水库调水调沙作用显著,“二级悬河”的不利态势得到缓解。近20年来,随着中上游水土保持的持续推进和调水调沙的实践运用,下游河道约30亿吨泥沙被冲刷入海。2001年,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可控制来水量的近90%、来沙量的近100%,塑造大流量长历时的泄流过程,利用流速将尽可能多的泥沙排进大海。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河南,是黄河干流最后一个峡谷的出口处控制黄河水沙的关键部位,既可较好地控制黄河洪水,又可利用其淤沙库容拦截泥沙,进行调水调沙,减缓下游河床的淤积抬高。据测算,小浪底“死库容”可拦沙100亿吨,基本保证下游河道20年内不再淤积抬高。图为小浪底水利枢纽。

未来突破:
更大尺度、更大范围黄河调水调沙

小浪底调水调沙后续动力不足,水沙调控体系的整体合力亟待充分发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效减缓河道淤积,专家建议未来要开展水沙调控关键技术研究,提高调水调沙的效果,并结合届时已建成的古贤水库、东庄水库、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开展更大尺度、更大范围黄河调水调沙。图为小浪底水利枢纽。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不仅是浪漫的诗句,也是漫长的文化想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一条精神之河、象征之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漫长的文化想象,更是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文化象征。沿黄地区还是中华龙文化、中华姓氏文化、中华农耕文化和中国汉字文化的发源地以及古都文化、科技文化、礼制文化和道教文化的起源地。黄河文化经久不息、历久弥新,引领着华夏文明的发展,积累和传承着中华民族集体记忆。

瞄准地域特色 实现跨越式发展

70多年来,沿黄九省区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调结构转方式取得了重要成效。但目前黄河流域各省区经济发展态势差别较大,流域经济东西发展不平衡且南北分化问题突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升级为国家重大战略,是沿黄省区发展的重大机遇。推动沿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提高经济发展的创新力,加强全流域经济整体规划等顶层设计,强化跨区域协调,激发发展动力。

黄河流域夜间灯光遥感数据图

成就:
农业发达,能源丰富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和粮食、能源、工业等聚集区。黄淮海平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是农产品主产区,粮食和肉类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左右。黄河流域又被称为“能源流域”,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煤炭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基地。

不足:
整体实力提升,东西部发展不均衡

近年来,沿黄省区不断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激发转方式、调结构和市场意识,培育和壮大了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以治疗“资源依赖病”。2018年底,黄河流域九省份地区生产总值23.9万亿元,占全国26.5%。但沿黄省区产业结构仍然偏重,产业同质化问题突出,流域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仍不均衡。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上中游7省区内生动力不足且对外开放程度低,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距。其中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等地因生态脆弱、地理环境约束等因素成为贫困比较集中的区域。

思客问答:如何因地制宜推动沿黄省区高质量发展?

黄河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对比

不足:
南北分化突显,外向型经济实力较弱

从全国区域发展看,黄河流域东西经济存在差距的同时,也与长江沿线省区、部分南方省区存在一定差距。经济总量相对小、增速慢;创新驱动发展差距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较小;外向型经济实力弱。要防止黄河流域这个南北过渡地带成为经济发展“断裂带”。

2’30’’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可借鉴长江经济带的经验

任保平

西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思客问答:为什么说长江经济带是一条“金腰带”?

用好水资源,做活水文章

为黄河“解渴”,坚持“有多少汤泡多少馍”。近年来,随着黄河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黄河水资源调配更加科学,沿黄地区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支撑力明显提升,不少地方从缺水而困到有水而兴,黄河入渤海水量年均也增加约10%。但水资源仍是黄河流域最大的刚性约束,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

刚性约束:
缺水是长期挑战

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不到长江的7%,人均水资源仅408立方米,低于国际公认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黄河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但黄河却以占全国2.6%的水资源,承担着全国12%的人口、17%的耕地以及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这导致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远超一般流域40%生态警戒线。数据显示,黄河天然径流量已不足500亿立方米,到2030年还将减少20亿立方米。在不考虑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前提下,2030年黄河流域缺水量将达104亿立方米。因此,“节水优先”仍然是解决水问题的主要措施。

节水思路:
“大保护”推动“大治理”

解决黄河的缺水问题一方面要加大黄河流域尤其是黄河河源的生态保护,进一步筑牢“中华水塔”,遏制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退化的趋势,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从源头上解决黄河“缺水”问题。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构建水资源水生态保护监制、监督管理体系。

思客问答:黄河流域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节水保土路径:
旱作梯田系统

旱作梯田系统是在干旱少雨的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的田地,其在蓄水、保土、增产方面的作用十分显著。典型的旱作梯田有山西壶关旱作梯田系统、陕西黄土高原旱作梯田系统等。这是山西省壶关县树掌镇旱作梯田景色。

节水保土路径:
淤地坝

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工建筑物。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各级沟道中建淤地坝,可以拦泥保土,减少入黄泥沙; 淤地造田,提高粮食产量;防洪减灾,保护下游安全;合理利用水资源,解决人畜用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和农村经济发展。确保已建成的淤地坝持续发挥效益和安全运行,需要及时对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对淤满后的淤地坝加强排洪设施建设,做好坝体陡坡防护,提高坝体植被覆盖率。

节水保土路径:
圆形农场

圆形农场大多存在于严重缺水的干旱地区,为了发展农业,当地农田灌溉主要取用地下水。为了节约用水,灌溉则是多采用大型旋转喷灌系统,即以一口深水井为圆心、以自动喷洒装置的延伸长度为半径,环形喷洒一周,由此形成一个个有序的圆。这种方式控制准确、水资源利用率高,多在陕西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使用。 这是陕西榆林靖边的圆形农田。

安黎哲
张建平
任保平
张志强
X

“易受伤”体质

地理条件:黄土高原的黄土层厚约50-80米,最厚的达180米,占地球黄土总量的70%。

黄土结构:黄土结构比较疏松,有垂直节理,在植被覆盖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侵蚀。

气候条件:黄土高原属于季风气候,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常常以暴雨形式出现,对黄土的侵蚀作用较严重。

植被覆盖: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总体上呈现东南高西北低、有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特征,这与所在地年降水量和温度息息相关。

为黄土地“疗伤”

北京林业大学黄土高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课题组认为,新时代黄土高原生态修复与治理应实现以下转变:

一是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治理向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转变。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提出,客观上要求在黄土高原的生态治理从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治理逐步向考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性转变,要统筹考虑生态系统各要素。

二是由工程治理为主逐渐向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转变。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对黄土高原生态修复与治理的目的不仅是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小流域水土资源,而是要着眼于区域或者全流域的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系统服务;不仅为区域生态安全提供保障,还要为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

三是以林为主向林草融合转变。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建设应由过去的以林为主向林草融合转变,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真正构建起结构稳定、功能持续高效的植被生态体系。

四是由浅绿向深绿转变。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启动到目前,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盖度提高了33%,当前应由追求覆盖率向追求植被质量转变,即由浅绿向深绿的转变。

五是北治沙、南治土向沙土联防转变。北部风沙区的防沙治沙和南部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应统一于区域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框架内。

六是生态治理与生态扶贫相结合。2020年,在脱贫攻坚的决战时刻,将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

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依然突出、风沙危害形势依然严峻、植被水土保持功能低而不稳、农村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等问题,建议: 成立中央主导的跨省区协调管理机构,统一协调所涉省区黄土高原发展保护工作,负责黄土高原的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以及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实现综合治理。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维来合理规划,统筹推进产业培育、脱贫攻坚和重点生态系统保护及修复重大工程。对黄土高原地区产业发展、城镇规划与生态保护修复实行“多规合一”,以百年工程的历史眼光规划区域整体发展思路和步骤,实现系统治理。

科学布局林草生态修复工程,积极开展黄土高原国土绿化工程,协同推进防护林工程、造林绿化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精准灭荒植树造林工程,提高国土绿化率和植被覆盖率,实现源头治理。加强黄土高原沟壑区固沟保塬和荒漠化地区防风固沙的林草品种的选育研究,加强淤地坝生态化改造等方面的研究。

加快出台《黄河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黄河流域尤其是黄土高原的开发、保护、利用等活动作出原则性规定,完善相关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形成完备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法律体系。同时,要加强综合执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切实提升黄土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能力和水平,实现依法治理。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院长安黎哲认为,总体来讲,黄河流域情况复杂多样,追求高质量发展一定是以人为本和因地制宜的。具体而言:

上游三江源、祁连山、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等生态功能重要的地区,主要是保护生态,涵养水源,创造更多生态产品,不鼓励发展大工业、大农业。同时,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对该地区的生态补偿力度,使为保护生态作出牺牲的地区和人民得到应有补偿。

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区要聚焦乡村振兴,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质量。

下游的黄河三角洲要因地制宜地发展节水工业、节水农业,淘汰落后产能,集中精力发展具有优势的主导产业,同时着力做好生态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

区域中心城市等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要集约发展,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

连片贫困地区要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在具体的发展路径上,我认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提起长江经济带,你会想到什么?是腹地辽阔,资源丰富?还是交通便捷,产业集中,亦或是人口集中,城镇密布?

没错,以上几点都是长江经济带的典型特征。长江经济带是个什么“带”?长江经济带为什么不搞大开发?如何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黄金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是个什么“带”?

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提出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以长江为依托形成的长江经济带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沿江11省市,2016年国土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0%;人口约6亿,占全国40%以上。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承载着中国人特殊的文化记忆与情感。改革开放初期,当解放的生产力,遇上资源丰富的长江,造就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军。

从1978年到1984年的6年时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稻产量,从6301.5万吨猛增到8419.8万吨,增长率为33%。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产量1996年首次站上9000万吨的台阶,占据全国总产量的半壁江山。

1990年,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长三角地区率先跨入充满活力、引领全国经济增长的新时期。苏南乡镇企业、浙江民营企业、苏州等地的工业园区先后崛起,不断推动产权制度改革与开放的边界,源源不断释放出经济增长的动能。到2000年,长三角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升至16.3%,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代表。

如今,长江经济带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进出口总额约占全国40%,成为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

长江经济带为什么不搞大开发?

对自然资源的开发终有极限,经过多年岸线经济的过度开发,长江经济带土地与岸线资源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率越来越低。与此同时,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形势也愈发严峻。

长江经济带污染物排放量大、强度高,每年全国约1/3废水量,都是由长江流域接纳的,这个数字令很多人吃惊。污染造成部分支流水质较差,湖库富营养化严重。中下游湖泊、湿地功能退化,洞庭湖、鄱阳湖枯水期延长。

此外,长江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多年来总体呈下降趋势,受威胁的鱼类数占鱼类物种总数的27.6%。上世纪末,白鳍豚的功能性灭绝成为长江水生环境恶化的象征。

上述种种,让沿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修复长江生态,这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已成为中国人的共识。

如何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黄金经济带?

创新发展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长江经济带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创新高地,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将其转化成发展优势,成为引领全国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带。探索创新驱动模式,激发长江经济带绿色增长内生活力。

协调发展是长江经济带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长江沿岸各个地区城市要根据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完整准确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使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

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要建立健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来强化沿江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大“三水共治”力度,严格控制和治理长江水污染,切实保护利用好长江水资源。

开放发展是长江经济带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长江经济带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必须培育全方位对外开放优势。把改革开放作为根本依靠,发挥上海对沿江开放的引领带动作用,增强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重要桥头堡功能,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衔接互动。

共享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全面发展的根本归宿。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高质量发展成果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可以鼓励上下游产业转移与承接,做好对口帮扶与扶贫攻坚工作,缩小省际发展差距。

根据《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相关规划,到2020年,长江经济带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形成规模,并培育一批世界级的企业和产业集群;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基本形成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带。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院长张志强认为,黄河流域的生活、生产、生态都离不开足够的水资源,而水资源确实是有限,所以需要提高效率,优化用水。过去沿线省区做过很多探索,包括节水灌溉的一些措施、灌溉方式和灌水定额的研究。但是节约集约用水这一块的潜力还是很大,需要大力推广农业节水,保证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农业施肥过量对于包括地下水在内的面源污染、水质污染影响非常大,从水循环、自然利用开发角度来说,上游的利用、污染都会影响到下游,还是要协调整个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就是目前已有的办法之一。

总策划:田舒斌

总监制:郭奔胜

策   划:刘娟

监   制:李晓云 唐心怡

作   者:汤辉 黄洁心 解轶鹏 宋敏榕

撰   稿:田舒斌 刘娟 汤辉 黄洁心

编   导:黄洁心 王云霞

制   作:郝剑华 王晓聪

设   计:王亚婧 李权 赵薇

视   频:仇炳宸 姚远 朱少杰 段立红 张宇

编   辑:许佳佳 宋尚玲(实习) 李冰玉(实习) 王明睿(实习)

拍   摄:陈振 田泽阳

VR制作:李桦轶

校   对:王鑫蓉 文艳琼

 

素材提供:王生元 张伟 陶明 赵晓罡 尚昆仑 杨琳 宋晓东 李嘉南

感谢新华网甘肃、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地方频道的大力支持

特约专家:

安黎哲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院长

张建平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张志强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院长

任保平 西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参考资料:

国家及各地统计局、水利部黄河委员会、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国家能源局大坝安全监察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高原科学数据中心、刘家峡水电站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求是》、人民网、新华网、《瞭望》、中国水利报社、民主与科学杂志社、《河南日报》

黄河大事记(增订本)[M].黄河水利出版社,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志总编辑室, 2010

黄河: 我们的母亲河[M]. 清华大学出版社, 任美锷, 2002.

九曲黄河万里沙: 黄河与黃土高原[M]. 清华大学出版社, 张宗祜, 2000.

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评估报告[EB/OL]. 联合国, 2017.

 

卫星图:天地图、高分1号

郑州:“天地之中”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故里,史谓“天地之中”、曾五次为都。不仅是地上悬河和黄淮平原的起点、黄土高原的终点、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全国为数不多的文物分布密集型城市。

彩陶双连壶
仰韶文化
杜岭方鼎
商代早期
九鼎八簋
春秋中晚期
莲鹤方壶
春秋时期
青釉瓷尊
商代
乳钉纹红陶
新石器时代
十一面观音石像
唐代
兽面纹青铜
商代
武则天金简
唐代

洛阳:“九州之腹地”

洛阳横跨黄河中游南北两岸,“居天地之中”,素有“九州之腹地”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跨度最大的城市。历史上,洛阳曾身兼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和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之一,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是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洛阳出土的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更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来源。

白玉杯
曹魏
北魏泥塑佛面
北魏
错金银铜鼎
战国时期
胡人牵驼壁画
唐代
绿松石龙形器
夏朝
母鼓铜方罍
商代
乳钉纹铜爵
夏朝
三彩黑釉马
唐代
石辟邪
东汉

安阳:“七朝古都”

安阳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被誉为“七朝古都”“洹水帝都”“殷商故都”和“文字之都”。安阳市以世界文化遗产殷墟而闻名,还是甲骨文的故乡,《易经》的发祥地,曹操高陵所在地。我国古代目前已知最终的青铜器“后母戊”鼎便出土于此。

“魏武王常所用”石牌
白釉瓷围棋盘
隋代
北宋韩琦墓志
北宋
妇好鸮尊
商代晚期
黄釉乐舞扁壶
北齐
绿松石象牙杯
商代
商涂朱刻辞卜骨
商代
司母戊鼎
商代
玉凤
商代

开封:八朝古都

开封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素有“八朝古都”之称,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北宋首都东京开封府更是当时继唐朝首都长安后的世界第一大城市。举世闻名的《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景象。

大晟编钟
北宋
大梁司寇鼎
战国
开封府题名记石碑
北宋
卤簿铜钟
北宋
女真进士题名碑
金代
千里江山图
北宋
清明上河图
北宋
瑞鹤图
北宋
十七帖
两晋

青海省博物馆

参观时间

夏季:9:00—17:00

冬季:9:30—16:30

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  址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西关大街58号

玉树州博物馆

参观时间

10:30—16:30

周一闭馆

  地  址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琼龙路与结古大道交叉口东北侧

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

参观时间

9:00—16:30

  地  址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柳湾村柳湾遗址附近

黄南州热贡艺术博物馆

参观时间

08:30—18:00

冬季:9:30-16:30

周一闭馆

  地  址  
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康乐北路与青年大道交汇处

喇家遗址博物馆

参观时间

08:30—17:00

  地  址  
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喇家村

四川博物院

参观时间

夏季:09:00—21:00

冬季:09:00—20:00

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  址  
四川省成都市浣花南路251号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参观时间

08:30—18:00 (17:00停止售票)

  地  址  
四川省广汉市西安路133号

成都博物馆

参观时间

5月1日至10月31日 9:00-20:30(19:30后停止进馆)

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 9:00-20:00 (19:00后停止进馆)

周一(法定节日、小长假及黄金周除外)、除夕、正月初一闭馆

  地  址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小河街1号

甘孜藏族自治州州民族博物馆

参观时间

9:00—17:00

  地  址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贡嘎路

阿坝州博物馆

参观时间

09:00—12:00;14:30—17:30

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  址  
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马江街183号

甘肃省博物馆

参观时间

09:00—17:00 (16:0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  址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3号

天水市博物馆

参观时间

8:40—17:30

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  址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伏羲路110号

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

参观时间

09:00—17:00 (16:30停止领票入馆)

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  址  
甘肃省临夏市东区市政府广场西侧

庆城县博物馆

参观时间

08:30—11:30;14:30—17:30

  地  址  
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中街普照寺广场东侧

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

参观时间

9:00—17:00

  地  址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管理委员会

甘肃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

参观时间

旺季(4月至10月):每天08:00-18:00

淡季(11月至3月):每天09:00-17:00

  地  址  
甘肃省永靖县西南约35公里处的小积石山中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

参观时间

09:00—16:50

周一闭馆(节假日以公告为准)

  地  址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人民广场东街6号

固原博物馆

参观时间

09:00—17:00 (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  址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西城路133号

西夏博物馆

参观时间

8:00—17:00

  地  址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山东麓西夏王陵境内

石嘴山市博物馆

参观时间

9:00—17:30

周一闭馆

  地  址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长庆街与世纪大道交汇处

盐池县博物馆

参观时间

8:00—18:00

  地  址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盐林南路

内蒙古博物院

参观时间

09:00—17:00 (16:0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

  地  址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东街27号

内蒙古河套文化博物院

参观时间

9:00—16:30

周一闭馆

  地  址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新区文博中心

鄂尔多斯博物馆

参观时间

09:00—17:30

周一闭馆

  地  址  
内蒙古自治区康巴什新区文化西路5号

呼和浩特博物馆

参观时间

夏季:09:00—17:00

冬季:10:00—16:00

  地  址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大街

包头博物馆

参观时间

夏季:09:00—17:00(提前30分钟停止入场)

冬季:09:30—16:30(提前30分钟停止入场)

周一闭馆(国家法定假日除外)

  地  址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阿尔丁大街25号

陕西历史博物馆

参观时间

3月15日至11月14日 08:30—18:00(16:30停止取票)

11月15日至次年3月14日 09:00—17:30(16:00停止取票)

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  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参观时间

3月16日至11月15日 08:30—18:00

11月16日至3月15日 08:30—17:30

  地  址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陵北路

西安碑林博物馆

参观时间

3月1日至11月30日 08:00—18:30(17:45停票)

12月1日至次年2月底 08:00—18:00(17:15停票)

7月至8月 08:00—19:00(18:15停票)

  地  址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三学街15号

延安革命纪念馆

参观时间

5月1日至11月31日 08:00—17:00

12月1日至3月31日 08:00—16:00

  地  址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王家坪

韩城市博物馆

参观时间

4月1日至9月30日 08:00-17:30

10月1日至3月31日 08:00-17:00

  地  址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学巷45号

山西博物院

参观时间

09:00—17:00 (16:00停止入馆)

周一、除夕、正月初一闭馆(周一逢其他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  址  
山西省太原市滨河西路北段13号

山西省艺术博物馆

参观时间

9:00—17:00(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  址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起凤街1号

山西省民俗博物馆

参观时间

9:00—16:30

周一闭馆

  地  址  
山西省太原市文庙巷40号(西)

临汾博物馆

参观时间

09:00—17:00

周一闭馆

  地  址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滨河西路东侧(九州广场南端)

大同市博物馆

参观时间

09:00—17:00

周一闭馆

  地  址  
山西省大同市御东新区太和路

河南博物馆

参观时间

夏季:9:00—17:30

冬季:9:00—17:00

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  址  
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8号

黄河博物馆

参观时间

09:00—17:00(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

  地  址  
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迎宾路402号

洛阳博物馆

参观时间

09:00—17:00

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  址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聂泰路

郑州博物馆(嵩山路馆)

参观时间

夏季:09:00—17:00

冬季:09:00—16:30

周二闭馆

  地  址  
河南省郑州市嵩山南路168号

开封市博物馆

参观时间

09:00-17:00

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详情关注官网)

  地  址  
河南省开封市郑开大道第六大街(新馆)

山东博物馆

参观时间

09:00—17:00

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  址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东路11899号

孔子博物馆

参观时间

09:00—17:00(16:00停止入场)

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  址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孔子大道100号

济南市博物馆

参观时间

09:00—17:00 (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  址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一路30号

济宁市博物馆

参观时间

夏季:09:00—11:30,14:00—17:30

冬季:09:00—11:30,13:30—17:30

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新馆)周二、四、六新馆夜间开放至21:00

  地  址  
(老馆)山东省济宁市古槐路38号 、(新馆)山东省济宁市运河路与圣贤路交汇处东南角济宁文化中心

菏泽市博物馆

参观时间

9:00—11:30,14:30—17:30

  地  址  
山东省菏泽市菏泽市牡丹区华英路537号

东营市黄河文化博物馆

参观时间

9:00—11:30,14:00—17:30

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  址  
山东省东营市东三路258号(南二路与东三路交叉口)

点击圆点缩放内容

010020040410000000000000011106901210045011